订阅以接收新文章的通知:

改用 Cloudflare 可将网络碳排放减少高达 96%;Cloudflare 将加入 SBTi

2023-09-25

5 分钟阅读时间
这篇博文也有 EnglishDeutsch日本語한국어EspañolFrançais版本。

自创立以来,通过将传统硬件功能迁移到云端,Cloudflare 一直帮助客户节省成本、增强安全、提高性能和可靠性。最近,我们的客户在询问这种转型是否也能改善其运营的环境影响。

Switching to Cloudflare can cut your network carbon emissions up to 96% (and SBTi)

我们很高兴能分享本周发布的一份独立报告,该报告发现,将企业网络服务从本地设备切换到 Cloudflare 服务可将相关碳排放减少高达 96%,具体取决于您当前的网络足迹。这一增益大部分来自整合服务,其通过增加提供多种网络功能的服务器的利用率来改善碳效率。

我们并没有就此止步。Cloudflare 已经申请通过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设定碳减排目标,以帮助我们在运营、设施和供应链继续减少排放。

随着 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夏天临近尾声,显然我们都有责任去了解和减少我们的碳足迹。在您的网络转型之旅中与 Cloudflare 合作是一种简单的开始方式。 今天就来加入我们吧

传统网络与安全 vs 基于云的网络与安全

一直以来,企业网络依赖于专用电路和专用硬件来连接和保护其基础设施。企业在位于主要办公地点内或附近的物理数据中心建立或租用空间,并在这些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托管业务应用。办公室员工通过 局域网 (LAN) 或专用广域网 (WAN)链路从分支机构连接到这些应用。每个数据中心都有一组安全硬件,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 DDoS 缓解设备、VPN 聚合器等,对所有进出流量执行安全控制措施。

在应用转移到云端,用户离开办公室后,这种架构模型随即土崩瓦解,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连接和保护企业网络。Cloudflare 的模型与 SASE 框架 保持一致,将网络和安全功能从本地硬件转移到我们的分布式全球网络。

传统网络与安全架构 vs 基于云的网络与安全架构

Traditional vs. cloud-based networking and security architecture

通过在用户所在位置附近执行策略以提升性能,采用Zero Trust 原则来增强安全性,并更高效地交付功能来节约成本。现在,我们很高兴能宣布,这种方法显著降低了连接和保护组织所需服务的总功耗,从而减少了碳排放。

通过基于云的缓解和整合来削减碳排放

Analysys Mason 本周发布了一份独立研究报告,其中概述了将网络和安全功能转移到云端——特别是在统一平台上整合服务——如何直接提高组织网络、安全和 IT 运营的可持续性。可在这里阅读完整报告,但如下为一些要点。

该研究将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或 IT 机柜中的典型硬件堆栈及其相关的能耗,对比 Cloudflare 全球网络提供的可比功能的能耗。用于比较的堆栈包括网络防火墙和WAF、DDoS缓解、负载平衡、 WAN 优化和 SD-WAN。研究人员分析了不同容量设备的平均功耗,发现容量越大的设备消耗的能源越少。

具有不同流量容量的代表性网络和安全硬件设备的功耗

Power consumption across representative networking and security hardware devices with varying traffic capacity

研究指出,专用硬件在执行特定功能时的每瓦特电力消耗效率更高——换句话说,就执行入侵检测功能时处理每个请求的功耗而言,针对入侵检测进行优化的设备将低于设计用于承载多种不同工作负载的通用服务器。这可以从下图中标记为“云处理效率的影响”的条形图中看出。

但是,这些增益仅在专用硬件设备始终接近其容量上限的情况下才有意义,而企业环境中的大多数设备都并非如此。网络、安全和 IT 团队有意地为设备提供比他们大部分时间所需更高的容量,以便能够优雅地处理激增或高峰。

例如,安全工程师传统上会为 DDoS 防护设备规定可以处理高达 10 Gbps 的流量,以防发生这种规模的攻击,但绝大多数时间,该设备处理的流量远远低于这个水平(可能只有几十或几百 Mbps)。这意味着,让这些功能在也运行其他类型进程的通用设备上运行实际上更有效率,以便可以在更高的基线利用率下运行,使用相同的电力来完成更多的工作。下面的“云提供的利用率提升”就展示了这些好处。

云架构的其他方面也有一些边际效率提升,例如,在电力使用效率(PUE)和碳强度方面,针对云工作负载优化的数据中心优于传统的企业基础设施。右图展示了这种情况。

分析显示,云的处理效率低于专用本地设备;然而,通过共享云服务的利用率提升,结合预期的电力使用效率_(PUE)_和碳强度,有可能为大型企业减排 86%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processing efficiency in the cloud is lower than specialized on-premises equipment; however, utilization gains through shared cloud services combined with expected PUE and carbon intensity yield potentially 86% emissions savings for large enterprises.

研究人员比较了多个企业 IT 环境的示例,包括不同大小和流量和复杂性,发现这些因素导致整体碳排放减少 78-96%,具体取决于所分析的网络。

这项研究最令人鼓舞的部分之一是,其发现并不包括 Cloudflare 的可再生能源或抵消购买。一些研究已经得出结论,将各种应用和计算功能从本地硬件迁移到云端可以显著减少碳排放。但是,这些研究也部分依赖于像可再生能源或碳抵消这样的碳核算优势来展示这些节省。

Cloudflare 还使用 100% 可再生能源为其运营提供电力,并购买高质量的抵消来核算其年度排放足迹。这意味着,切换到 Cloudflare 的潜在减排幅度可能还要高于那些报告中的水平。

总体而言,整合并迁移到 Cloudflare 服务并退役传统硬件可大幅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如果您这样做了,请确保考虑到那些退役设备的可持续报废实践——我们甚至会帮您回收它们

Cloudflare 正在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

让我们非常自豪的是,Cloudflare 正在帮助互联网朝着零排放的未来迈进。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做得更多。

Cloudflare 非常高兴地宣布,我们已经提交了加入 SBTi 申请,并针对我们的设施、运营和供应链设定科学的碳减排目标。

SBTi 是全球最雄心勃勃的企业气候行动承诺之一。它要求企业在其运营和供应链中实现可验证的排放减少,而不使用碳抵消。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减排目标必须与《巴黎气候协定》 的目标一致,即将全球变暖限制为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 1.5 摄氏度以内。

一旦获得批准,Cloudflare 将在接下来的 24个月内与 SBTi 一起工作,制定并验证我们的短期和长期减排目标。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博客和影响页面,以有关最新进展。

Cloudflare 对 SBTi 减排目标的承诺基于我们对使用 100% 可再生能源的持续承诺,即到 2025 年抵消或消除与我们的网络供电相关的历史碳排放, 以及重新造林的努力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 ,Cloudflare 最初的目标并非减少互联网的环境影响。但是,这已经发生了改变。

今天就 加入 Cloudflare,和我们一起努力实现零排放的互联网。

我们保护整个企业网络,帮助客户高效构建互联网规模的应用程序,加速任何网站或互联网应用程序抵御 DDoS 攻击,防止黑客入侵,并能协助您实现 Zero Trust 的过程

从任何设备访问 1.1.1.1,以开始使用我们的免费应用程序,帮助您更快、更安全地访问互联网。要进一步了解我们帮助构建更美好互联网的使命,请从这里开始。如果您正在寻找新的职业方向,请查看我们的空缺职位
Birthday WeekEmissionsConnectivity Cloud

在 X 上关注

Annika Garbers|@annikagarbers
Cloudflare|@cloudflare

相关帖子

2024年9月27日 13:00

Advancing cybersecurity: Cloudflare implements a new bug bounty VIP program as part of CISA Pledge commitment

Cloudflare strengthens its commitment to cybersecurity by joining CISA's "Secure by Design" pledge. In line with this commitment, we're enhancing our vulnerability disclosure policy by launching a VIP bug bounty program, giving top researchers early access to our products. Keep an eye out for future updates regarding Cloudflare's CISA pledge as we work together to shape a safer digital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