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以接收新文章的通知:

“您可以使用 Instant Purge 了!Instant Purge 现在全面开放!”——所有清除方法现已向所有客户全面开放

2025-04-01

6 分钟阅读时间
这篇博文也有 English日本語한국어繁體中文版本。

Cloudflare 有一个传统,即在 4 月 1 日发布真实产品,而不是像其他网络公司那样推出愚人节玩笑产品。前几年,我们推出了影响深远的产品,例如 1.1.1.11.1.1.1 for Families。今天,我们很高兴延续这一传统,向所有客户开放全部缓存清除方法,不限计划类型。

在 2024 年生日周期间,我们已宣布我们的意图:向所有 Cloudflare 计划开放一整套清除方法,包括通过 URL 清除、通过主机名清除、通过标记清除、通过前缀清除以及清除所有内容。过去,除了“通过 URL 清除”和“清除所有内容”之外,其他方法都是 Enterprise 客户的专用方法。不过,在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重建清除管道(希望您读过我们的博客系列),现在很高兴能更广泛地分享成果。最近几个月,我们确保新的 Instant Purge 管道能在 150 毫秒内稳定完成,即便在高负载场景下也能为所有客户提供可靠服务。

但我们的工作不止这些,我们还大幅提高了 Enterprise 客户的默认清除速率限制,得益于我们新开发的 Instant Purge 系统的效率,清除吞吐量甚至更高。

构建更好的清除:两年征程

回溯来看,今天的公告凝聚了约两年专心致志的工程开发。2022 年底,我们的团队开始着手重建 Cloudflare 的清除管道,目标明确且任务艰巨:在保持全球网络接近即时的失效能力的同时,大幅提升吞吐量。

Cloudflare 在全球 335 多个城市运营数据中心。常用的缓存资源可驻留在我们的所有数据中心中,这意味着每个清除请求都必须快速传播到缓存该内容的每个位置。收到清除命令后,每个数据中心都必须高效找到缓存内容并使其失效,防止提供过时的响应。需要失效的内容量差异巨大,从单个文件到与特定主机名关联的所有缓存资产不等。清除内容后,任何后续请求都将触发从源服务器检索新副本,该副本将在响应期间中存储在 Cloudflare 的缓存中。

确保在庞大的网络中一致、快速地传播清除请求存在重大技术挑战,尤其要应对偶发的数据中心中断、维护或网络故障。在这些条件下保持一致性需要强大的分布式系统工程能力。

我们如何扩展清除?

此前我们讨论过如何构建我们新的 Instant Purge 系统以实现低于 150 毫秒的清除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性能提升只是新架构所取得成果的一部分,它还帮助我们解决了存储和吞吐量方面的重大扩展挑战,从而能让所有用户使用 Instant Purge。

最初,我们的清除系统扩展性良好,但随着客户数量的快速增长,每天数百万个清除键的存储消耗挤压了可用的缓存空间。早期管理这种存储和吞吐量需求的尝试涉及使用队列和批处理来平滑流量峰值,但这会引入延迟,并凸显使用量增加与存储成本上升之间的紧密关联。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更好地存储清除键,以及何时删除已清除的内容,以便回收空间。在过去,当客户通过标记、前缀或主机名进行清除时,Cloudflare 会将内容标记为已过期,并允许稍后将其逐出。这种机制被称为惰性清除 (lazy-purge),因为它不会主动从磁盘删除内容。惰性清除速度很快,但效率未必高,因为它会占用已过期但尚未逐出内容的存储空间。在考察了全局级或数据中心级的清除键索引方案后,我们发现这种方案不可行:它不但会显著增加系统复杂程度,而且以我们的网络规模,这类索引还会带来延迟。因此,我们选择了每台机器索引,将索引直接与我们的缓存代理集成。这种架构既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网络复杂程度,又提升了可靠性,同时提供可预测的扩展性。

经过仔细的分析和基准测试,我们选用嵌入式键值存储数据库 RocksDB 进行深度定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 CacheDB,这是一个基于 Rust 的服务,与每个缓存代理服务器协同运行。CacheDB 管理索引并执行即时清除(主动清除),从而显著降低存储需求,为缓存释放更多空间。

CacheDB 内置的本地队列会对清除操作进行缓冲,既能确保稳定的吞吐量,又可避免延迟激增;而缓存代理会实时查询 CacheDB,以保证快速、主动的清除效果。我们更新后的分发管道直接将清除指令广播至各机器的 CacheDB 实例,使吞吐量和清除速度得到质的飞跃。

采用 CacheDB 后,通过消除惰性清除的存储累积,存储需求降低至原先的 1/10,宝贵的磁盘空间得以即时释放。这些释放的存储空间不但延长了缓存留存时间,提高了缓存命中率,更有效减少了源站出口流量。正是存储优化和吞吐量提升的双重突破,使我们能够将 Instant Purge 系统提供给更多客户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我们如何设计新的 Instant Purge 系统,请参阅我们清除系列博客文章的往期文章

寻找平衡点:清除内容与时机选择

在具体使用这些新的清除方法时,关键是要根据您想要使其失效的内容选择正确的方法。清除过于激进会向源服务器发送大量不必要的请求,导致源服务器过载,不仅会增加出口流量成本,还可能会导致宕机。反之,清除不足则会让访问者获得过时的内容。因此,在精准度和速度之间取得平衡至关重要。

Cloudflare 支持多种有针对性的清除方法,以帮助客户实现这种平衡。

从即日开始,所有 Cloudflare 客户都可以使用这些清除方法。

清除方法

用户可以直接在 Cloudflare 仪表板中(位于配置部分中的“缓存”选项卡下)或通过 Cloudflare API 选择清除方法。每个清除请求都应明确指定与所选清除类型相关的目标 URL、主机名、前缀或缓存标记(这些被称为清除键)。例如,前缀清除请求可能会指定一个目录,例如 example.com/foo/bar。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吞吐量,建议将多个清除键批量打包在单个请求中发送,而不是为每个清除键单独发送请求。

清除速率限制

Cloudflare 清除(通过标记清除、通过前缀清除、通过主机名清除和清除所有内容)的新速率限制因计划类型而异。我们使用令牌存储桶速率限制系统,因此每个帐户都有一个令牌存储桶,其最大容量取决于计划类型。收到清除请求时,我们首先会根据该帐户上次发出清除请求以来经过的时间,按其计划类型的补充速率(可以是分数令牌)向帐户的存储桶添加令牌。然后我们会检查存储桶中是否有至少一个完整的令牌,如果有,则扣除该令牌并处理清除请求。如果没有,将对清除请求进行速率限制。可以这样简单理解速率限制:补充速率代表用户在指定时段内可发送的稳定请求速率,而令牌存储桶容量则代表可用的最大突发请求量。

例如,一个免费用户开始时的存储桶容量为 25 个请求,补充速率为每分钟 5 个请求(每 12 秒一个请求)。如果用户一次性发送 26 个请求,则前 25 个请求将得到处理,但最后一个请求将受到速率限制。用户需要等待 12 秒钟,然后重试最后一个请求才能成功。

当前限制按帐户应用:

计划

存储桶容量

请求补充速率

每个请求的最大键数

键总数

Free

25 个请求

5 个/分钟

100

500 个/分钟

Pro

25 个请求

5 个/秒

100

500 个/秒

Biz

50 个请求

10 个/秒

100

1,000 个/秒

Enterprise

500 次请求

50 个/秒

100

5000 个/秒

有关所有清除速率限制的更详细文档,请参阅我们的文档

接下来?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优化我们的清除平台。但我们不会止步于此。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提高 Cloudflare 的单文件清除性能。当前的 P50 性能约为 250 毫秒,我们预计可以进一步优化到 200 毫秒以下。我们还将增强系统能力,提高所有系统的清除吞吐量,并继续寻找方法实施筛选技术,确保我们能够持续有效地扩展,让客户可以随时清除他们想要清除的任何内容。

诚邀您立即试用我们新的清除系统,为您的访问者提供即时、无缝的体验。

我们保护整个企业网络,帮助客户高效构建互联网规模的应用程序,加速任何网站或互联网应用程序抵御 DDoS 攻击,防止黑客入侵,并能协助您实现 Zero Trust 的过程

从任何设备访问 1.1.1.1,以开始使用我们的免费应用程序,帮助您更快、更安全地访问互联网。要进一步了解我们帮助构建更美好互联网的使命,请从这里开始。如果您正在寻找新的职业方向,请查看我们的空缺职位
缓存速度和可靠性性能缓存清除

在 X 上关注

Alex Krivit|@ackriv
Cloudflare|@cloudflare

相关帖子

2024年10月31日 13:00

Moving Baselime from AWS to Cloudflare: simpler architecture, improved performance, over 80% lower cloud costs

Post-acquisition, we migrated Baselime from AWS to the Cloudflare Developer Platform and in the process, we improved query times, simplified data ingestion, and now handle far more events, all while cutting costs. Here’s how we built a modern, high-performing observability platform on Cloudflare’s network. ...